藝師與部落

1.1 藝術工作者與兩位學員圖文簡介



1.1.1謝水能個人簡介


謝水能本人為平和村人,自小生長在平和村舊部落,長大之後才隨著部落遷移到山下,成長的經驗有多是來自山林,所以吹起鼻笛來自然帶有一股濃厚的山林風味。

 
笛藝師承同部落之鄭尾葉先生,這個系統的音樂風格相當古典,笛子的吹奏偏好在圓孔的鼻笛。謝水能除了教學、傳承以外,也常常受邀到各地表演,聽他演奏,那一股淡淡的古意,常常牽動我們思古之幽情。


1.1.2 學員資料

學員1
姓名 鄭偉宏
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平和村二鄰51

學員2
姓名  鄭子寧
地址 

1.2 藝術工作者之前的作品圖文介紹


教學之成果部份

2007年在泰武國小、武潭國小、萬安國小、古樓國小等教學生鼻笛
2008年在平和分校及三地國小教授鼻笛
2009年在社區(平和社區)教授鼻笛


得獎與經歷
2001.04
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,由胡台麗等撰寫之《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》一書當中,謝水能名列「現存鼻笛人才名錄」當中的一員。
2009.04
謝水能與美國正在籌備中的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簽訂合約,該博物館準備在2010 4 24 日開館,將會有一個專屬的臺灣展區來展覽臺灣原住民與漢人樂器,謝水能的鼻笛在該區永久展出。
2010.06
奉屏東縣政府99.6.30屏府文藝字第0990159236號函,公告增列謝水能先生為屏東縣傳統藝術--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,謝水能正式成為本縣藝師,
2011.09.14
入選100年度文建會指定的「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」(即俗稱的人間國寶),曹縣長頒發紀念品表彰其成就.




展演與錄音部份
2003.07
在高雄市亞洲唱片公司錄音室錄製鼻笛口笛的聲音
2001.12
協助研究者完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之,90年第1期文化資產類贊助研究《排灣族平和聚落的音樂》(未出版),其中的鼻笛部分均為謝水能吹奏。
2007.01
錄製有聲CDsepiuma唱情歌》,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出版發行
2007.10
法國市立巴黎劇院經理Jacques Ervan到台灣,深入平和村觀賞謝水能鼻笛表演
2008.02
於國立台南社教館泰武鄉社教站辦理之「2008年比悠瑪部落傳統技藝訓練活動」中擔任鼻笛藝師。
2008.06
錄製之《sepiuma唱情歌》,歌唱部分獲得第19屆金曲獎「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」之入圍,而本張專輯也獲得「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」。
2008.09
在屏東縣文化局主辦之「金曲之夜」晚會,在屏東縣藝術館表演廳內,吹奏鼻笛。
2009.03
音樂系研究生觀摩謝水能鼻笛工作室及欣賞鼻笛演奏
2009.03
大愛台「大愛全記錄」節目到平和,觀察謝水能吹奏鼻笛的情形,並拍攝謝水能吹奏鼻笛。
2009.10
謝水能及其他三名歌者獲「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」主辦單位之邀請,在恆春鎮西門廣場歌唱排灣族古謠並吹奏鼻笛。
2010.01
法國巴黎文化藝術節邀請,於20101月前往法國表演排灣族傳統歌謠
表演三個場次
1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熱帶劇場(Tropentheater)
2 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世界文化館(Center of World Culture)
3 法國巴黎的市立劇院(Theâtre de la Ville)
2010.05.01
在台北市郵政博物館「貴族的饗宴----排灣族傳統歌謠」音樂會中演奏鼻笛
2010.05.20
在國立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廣場表演,主題為「如泣如訴----排灣族的情歌與笛樂」
2011.10.01-02
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1亞太傳統藝術節[屏東平和部落歌團]計三場的鼻笛演出
2011.10.15
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1傳統音樂文化資產研討會中示範演出與解說



1.3 所在部落圖文介紹




平和部落的歷史與地理環境
依照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(1935265)的分類法,排灣大體可分為raval(拉瓦爾亞族)與vuculj(布曹爾亞族);vuculj系統之下可再分為北部的paumaumaq(巴武馬群),南部的tja’uvu’uvulj(查敖保爾群)與palizalizau(巴利澤利敖群),以及東部的paqaluqalu(巴卡羅群)四群(蔣斌:1983)。依此分類,平和部落屬於vuculjpaumaumaq群。

   
而根據平和村耆老口述:平和村最古老的部落在北大武山的tanomak,那時與它拉卡索(來義)內文村共聚一部落,它拉卡索、內文村南遷後,平和部落在北大武山共遷徙七次,才到目前的舊平和(孫信用口述:1996)。而平和村原居地---piuma部落,座落於標高約2800日尺,北大武山西北的半山腰「深山」之處,部落範圍約708.75公頃。鄰近的部落包括西邊的萬安(kazazalan),北邊的筏灣及東南方的高燕(楊士範:2005)。

    
至國民政府時期,piuma部落僅存的家族,受到早先陸續遷移之族人的影響,開始向上級表達遷村的意願,經與林務局多次的交涉、陳情,在民國568月,台灣省民政廳終於核准,而於民國57323遷至與潮州林務局互換之林班地南世湖,即現在的平和村。

本部落位在屏東縣泰武鄉境內,一般習慣將之歸類於中排灣,是泰武鄉最南邊的村落。東臨泰武鄉的泰武、佳興村,西面與萬巒鄉相鄰,南邊與來義鄉古樓村相接,北臨泰武鄉武潭村。由平和部落到潮州與屏東均僅需半個小時車程即可到達,而距離村子一兩公里的地方可通沿山公路,由沿山公路可北行至三地門鄉,南行至春日鄉、枋寮鄉,交通非常便利。平和村四面環山,是一個盆地地形,土壤肥沃,氣候溫和。部落裡面的平和分校校園內,於日本時期種植全國唯一的吉貝木棉,木棉枝幹高聳挺立,開花吐穗時期一片白藹藹的景觀,假日常吸引眾多的遊客來此遊玩。
(以上四段文章引自sepiuma唱情歌》)